上衍论坛见证期货行业成长壮大

  从1992年到2022年,在这整整三十年中,上海期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过程。而这一进程的起点是坐落在上海中山北路2550号的上海物贸(600822)大厦,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前身——上海金属交易所曾落址于此。直到现在,楼内仍汇聚…

  从1992年到2022年,在这整整三十年中,上海期货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过程。而这一进程的起点是坐落在上海中山北路2550号的上海物贸600822)大厦,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前身——上海金属交易所曾落址于此。直到现在,楼内仍汇聚着440余家从事有色金属贸易的企业。

  在2022年第19届上衍论坛开幕的前夕,记者来到物贸大厦约见一名期货市场“老将”——东方物产总裁熊万龙,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从事大宗商品贸易及期货交易的专业人士,熊万龙也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第一批“红马甲”,在从业三十余年间始终专注于大宗商品领域,涉足大宗商品的贸易、交易、投资、生产等多方面。

  在见到记者的第一时间,熊万龙向大家展示了一件编号为“61”的红色马甲,这是他与期货市场结缘的重要见证物。故事的开始要回溯到1992年,彼时他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青海铝厂销售处任职,当时上海金属交易所正在筹备开张,而他作为青海铝厂驻交易所出市代表,成为交易所第一批“红马甲”。

  “作为首期培训对象,我在5月6日来到物贸大厦后,开始在交易所进行简单的培训。”他回忆,当时正在筹备过程中的金属交易所很热闹,有来自五湖四海的讲师和培训学员,讲英语的、日语的、上海话的各色人士聚集在一起,大家对期货这个新兴的市场很好奇,但大部分人都是一知半解,只能从多空这样的基本概念开始培训。“我们学习的材料都是从国外翻译而来的,很多概念在当时的国内经济环境下很难理解,比如在多空交易上,大家搞不清楚为什么手里没有货却可以卖,这些概念对于期货行业外的人来说,从一开始接受都很困难。”

  “到了10月份交易所快要开张时,大家已经弄清楚了期货交易的交易流程和价格的形成机制,开始学习套期保值的一些概念和操作,这也是当时企业派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比如在青海铝厂的生产原料为氧化铝,原料主要依靠海外采购,两吨氧化铝生产一吨电解铝。但在当时伦敦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铝价差异很大,国内企业去采购原料需要参考伦敦市场的价格,并且在国内没有期货价格的时候,由于内外价差过大,企业的利润也是暴涨暴跌。

  可以说,中国期货市场最早的功能主要是发现国内价格,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痛苦,因为市场价格暴涨暴跌波动很大,很多人就开始大量地做单边交易,但企业进行单边买卖很容易造成亏损风险,其中1997年发生的株冶事件对大家的触动很大。他认为这背后呈现出的问题就是,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套保交易管理制度的先例,期货交易和企业的现货业务出现较大的脱节,市场里面投机的情况很普遍,甚至还有本来是做橡胶现货的企业跑去期货市场做空绿豆合约,当时可以说是期货市场的草莽时代,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面对早期市场交易暴露出来的各种漏洞,交易所在管理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查漏补缺,进行了大量的修正和调整,慢慢的一整套交易管理规则就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企业也经历了从不懂期货到投机交易再到熟练运用期货工具为企业保值增值的成长过程,而这一整套制度的建立完善也只有亲历其中才能感受到辛酸。

  放眼当下,套保交易理念已经在行业内充分普及了,尤其是有色金属市场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有期现结合的共识,如果企业没进行保值就像在市场中“裸奔”,不少企业对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如何锁定并转移风险已经驾轻就熟。不仅仅是对原料端的保值,不少下游企业对产出品也开始进行保值,比如在铅市场,很多电池企业开始对铅蓄电池进行保值。

  总的来说,随着市场参与者的不断成长以及交易所制度的快速完善,整个期货市场也越来越成熟,对外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尤其在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现在上期所沪铜、沪铝等期货品种的交易量已经超越LME市场,国内铜价从被动跟随海外到主导国际市场价格,企业跨境贸易越来越多地参考上海价格作为定价基准,比如说在过去和国外点价只能锚定LME价格,现在可参照上海价格+升贴水来确定合同价格,可以说是“这碗饭越吃越硬”。

  而经历并见证这一过程的熊万龙,也从最初那个不理解多空交易的市场小白,一路成长为国内贸易型总部企业——东方物产的掌舵者。他向记者表示,当下东方物产服务终端加工厂近千家,通过深耕行业研究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市场信息,能够平抑大家“极端”的价格预期,减少错误的个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市场预期得到不断修正,境内外价差和期现价差也得到了平抑,这进一步促进了期现市场的关联度和稳定性提升,为产业链长足发展带来更平稳的市场环境。

  “与此同时,客户会通过我们进行原料采购交易,而这部分订单我们已经做好了套期保值,帮助客户进一步锁定并转移市场风险,这样客户就不需要直接参与期货市场。”他表示得益于交易所提供的价格参考,很多企业会通过产业服务商的集中服务,在场外市场中实现更多诉求,可以说这是被低估的。通过这方面的合作覆盖,他认为实际运用期货市场的国内企业数量,预计是交易所能统计到的场内企业参与数量的十倍以上。

  在他看来,当下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发展如火如荼,包括国际铜期货在内的国际化期货品种,填补了相关产业链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的套保工具的空白。因为企业在跨境贸易中难以避免汇率波动风险,但随着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合约的推出,关内企业可以在进出口时选择国际铜进行作价结算,以规避汇率风险;关外企业不用寻找买家和卖家,可以直接买入或者卖出国际铜交割,大大提升了跨境交易效率。看向未来,随着国际铜期货的发展成熟、海外交割仓库的布局落地,能够为企业直接在海外进行转口买卖提供更多的便利。

  看向今年“虽迟但到”的上衍论坛,熊万龙也感慨颇深,在全球疫情尚未平息的当下,加强国际国内、期现行业交流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年出现的伦镍风险事件,也警示大家要熟知境内外交易规则以及关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要运用好期货衍生工具,管控好市场风险以及相关业务风险。

  尤其在国内期货市场快速发展,期货和衍生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期货市场将覆盖到更广的行业面和更多的产业链,“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为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这些期货市场“新兵”,“老将”更需要肩负起责任,传授成熟的参与经验、普及正确的风控理念,而上衍论坛可以作为总结过往经验、展望未来布局的重要平台。

关于作者: 博易大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