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潜力 打开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窗口”

  抓住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新机遇   在多位与会嘉宾看来,虽然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但可以参照全球市场的发展经验完善自身,加快发展进程。场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功能充分发挥,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也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

  抓住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新机遇

  在多位与会嘉宾看来,虽然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但可以参照全球市场的发展经验完善自身,加快发展进程。场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功能充分发挥,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也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我国场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功能充分发挥,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第十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正强表示,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也将为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各主体应同心协力,抓住机遇,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挖掘场外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潜力。

  立足产业丰富“工具库”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体量非常大,相关市场主体在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的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风险管理需求。多位与会嘉宾指出,虽然当前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已相对成熟,但体量及流动性依然很难完全承接国内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场外市场尤其是场外大宗商品业务规模也比较有限。进一步丰富场内、场外衍生品市场,把现货、期货、场外市场链接起来,能增强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与会嘉宾认为,银行、证券及期货市场参与主体应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增强对大宗商品场外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李正强建议监管机构尽早出台、实施期货和衍生品法有关场外市场发展的一系列配套规则,推动国内场外市场的发展。同时,监管机构要参照“保险+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推广案例,鼓励、支持期货、证券公司等机构加大开展大宗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服务的力度,为广大企业提供直接的、具体的风险管理服务。

  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表示,商品类场外衍生品的创新发展要与现货市场相结合,比如大宗商品市场的含权贸易。同时,加强产品性,将场外衍生品设计成理财型或套保型产品。在设计产品时,要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注重产品的理解难易程度和操作的便利性。

  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杨瑞琪表示,除商品类场外衍生品外,外汇衍生品可以帮助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管理汇率波动风险,利率衍生品可以帮助实体企业锁定融资成本,保障企业财务健康。

  目前场外衍生品主要通过场内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和对冲。场内市场的产品丰富程度和流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发展。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果认为,国内进一步完善场内市场建设,有利于推动整个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此外,他建议加强场内、场外市场的联动发展,并通过场外平台增强衍生品市场业务与现货市场的结合,比如,场外平台与场内期货交易所在保证金、结算、清算等方面实现更多联动。

  除了产品供给,与会嘉宾认为场外市场也要建立一个是以场外仓单业务为基础的平台,形成场外衍生品以业务登记、报告、交易、清算为基础的业务体系。李正强还提到,应当允许相关机构组织开展场外衍生品的电子交易。建议参考美国CFTC、中国香港SFC,以对市场机构提供交易设施的方式,允许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展衍生品电子交易,推动更多机构参与场外市场建设。“此外,我们要着力培育和发展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商,在金融和产业领域培育更多的专业机构,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的产品创新服务。”他说。

  马文胜认为,未来要进一步支持和发展期货经营机构,把交易所的产品转化成服务,通过金融机构输出直接服务实体企业,围绕实体经济主体需求,形成一个有产品和服务输出的体系。同时,要积极推动风险管理公司发挥风险管控和报价等专业优势。在李正强看来,场外市场的发展也不仅限于金融机构。“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批专业化的专门从事期现结合交易服务的机构。我们应该为这类机构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为实体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场外市场服务。”

  完善设施提升市场效率

  场外衍生品有很多优势,但“一对一”的交易方式决定了其透明度低,可能引发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据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高蒙介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持续通过多种政策规则,推动场外市场集中清算,尽可能实现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资本计提充分,减弱单一交易对手出现问题时对整个市场的系统性影响。

  在多位与会嘉宾看来,虽然国内场外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但可以参照全球市场的发展经验完善自身,加快发展进程,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的透明、集中和规范化,以及灵活性和个性化之间,尽可能地实现平衡。同时,通过发挥期货交易所的优势,利用金融科技,在有效风险管控的基础上促进场内场外的协调发展。

  李正强建议,在监管方面,除了银行间协会、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和期货业协会的行业自律监管要加强协调,降低监管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外,场内和场外的监管要联动起来,对在期货交易所开展的衍生品业务,应将场外衍生品的持仓风险和场内期货、期权风险进行综合考虑,建立综合保证金的管理、持仓限额、套保审批和风险的评估体系,以提高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运行效率。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光也提到,开展场内场外联动分析是大势所趋。据他介绍,今年3月“伦敦镍”事件发生后,LME要求每日上报镍交易的场外衍生品持仓数据。6月,LME决定将场外衍生品持仓报告的范围进一步扩展至铜、铝、铅、锌、锡、钴和铝合金等,报告频率为周度。我国的期货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中,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不仅汇集了期货市场的全部场内交易数据,还通过交易报告库逐日逐笔收集了商品类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成交、持仓明细数据,拥有开展场内场外联动风险监测的独特优势。

  “国内市场进一步完善机构间市场的建设,将促进交易商实现集中交易、集中清算结算。”申万宏源证券000562)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金融创新总部总经理汤俊表示,包括交易商报价、机构间对冲管理、风险管理方面设施的开发和完善。

  场外衍生品交易具有偶发、零散、非集中、不连续、产品较为复杂的特点。在高蒙看来,国内交易所可以借助长期以来在交易、清算、风控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建立基层基础设施,通过制度和平台建设为场外衍生品提供一个集中清算的平台式的服务。从一些有广泛的市场适用度的品种的集中清算开始,推动交易所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同时,国内交易所场外衍生品交易平台的报告、交易留痕制度,也有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与会嘉宾表示,对部分交易数据适当地公开披露,也有助于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及时了解市场情况。

  此外,多位嘉宾提出,国内还要完善机构、客户的信用评级体系,加强信用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中小微企业是场外业务的重要服务对象之一,其抗风险能力弱,风险管理需求很大,但信用资质也相应有所不足。王小果认为,从业务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金融机构在服务时,要考虑到实体企业客户的信用资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期货、证券与银行也应该形成更好合作,共同管理好市场中交易对手方的信用风险。

关于作者: 博易大师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